资质管理有效率吗?

文|贺灵童 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分析员

资质作为规范建筑市场的重要准入机制,然而资质管理有效率吗?为何我国建筑业逆一般经济学规律,呈现规模不经济呢?

耐人寻味的一组数据

2008年,我国共拥有各级资质的施工总承包企业38212家,其中包括264家特级资质企业,近3000家一级资质企业。2008年,我国特级资质总承包企业的产值利润率为2.49%,低于当年全国的建筑业产值利润率3.55%;而一级总承包商的产值利润率为2.68%,高于特级资质承包商,却低于二级总承包商的3.95%,更远远低于三级及三级以下总承包商的5.12%。也就是说,在我国代表规模程度与管理水平的资质级别与利润率呈反向相关关系。三级及三级以下总承包商的利润率最高,但也远低于其他行业。整个建筑业产业集中度低下,2009年产业集中度(CR4)仅为15.67%,而日本在2007年就已经达到42.5%。建筑业利润率低下。一组简单的数据说明了建筑行业环境中的资质管理模式的低效率。

资质管理现状

我国建筑业产业规模成倍增长的同时,我国建筑业依然很混乱,产业集中度低下,各级资质企业在同一平台竞争,恶性价格竞争激烈,各类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频发。面对混乱的建筑业竞争环境,政府希望能通过资质管理来解决行业问题。我国的建筑业资质管理始于1984年,当时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建筑业企业也基本上都是国有制形式,建设工程被列入政府计划后,被分配给具有相应规模的建筑企业。为了有效进行建筑质量的监督管理,国家参照了前苏联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模式,即对建筑企业设定相应条件,达到的即授予不同级别的资质,未授予资质的不准许进入建筑市场。随着行业的发展,行业问题的突出,资质管理的条件也越来越高,政府不断提高资质门槛,企图通过限制管理、质量不过关的建筑业的发展。资质级别不够不允许承接超过资质承包工程范围的项目,各类项目招标明确要求承包商资质级别等成为建筑行业的惯例。

现行建筑业企业的资质标准主要是对企业的注册资金、专业人员、机械设备、工程业绩等指标的考核,这种考核是粗线条的,且资质标准中的硬指标都强调规模,如资本金规模,资产规模,工程结算收入,忽略了企业的管理水平、诚信度等真正体现企业竞争力的要素。盲目的制度引导建筑企业盲目追求规模,致使市场上出现大量特级、一级资质的总承包商,忽略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由于部门利益和地区利益的左右,许多已取得资质的建筑企业即使后来业绩不佳,不符合相应的资质要求,仍得到政府部门的维护和偏袒,导致该降级的不能降级。同时一些较低资质的企业即使业绩突出,实力较强,但在向高级别资质的晋级申请过程中受到行政限制(其原因之一在于保护国有建筑企业的市场份额和部门、地区利益),晋级困难,导致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建筑企业发展不起来,压制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竞争。

资质寻租与挂靠

资质作为中国总承包市场的入场券,拥有较高资质的企业就拥有了更大的市场机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顾客选择产品的原则是品牌、质量、服务等要素,而目前资质管理的行业环境下,资质代替了品牌与能力,成为政府代替业主进行选择的一种方式,同时也使得资质成为一种市场资源。在市场环境下,资质的稀缺性导致了市场对资源的重新配置,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挂靠”。

拥有较高资质级别企业一方面因为可以轻易地获得各种项目资源,缺乏提升项目管理和技术水平的压力;另一方面,拥有高级别资质就拥有了稀有的资源,可以利用资质寻租,收取管理费用赚取利润。出于生存需要和逐利的天性,使无资质的施工组织或个人以及低级别资质的建筑企业不惜成本承揽工程,为规避签订承包合同时的资质要求,便产生了大量出资租借资质的承包现象。在此过程中,有具备市场信誉和能力为发包方认可,从而允许其承包的,但也不乏有凭借关系、金钱贿赂取得工程的。于是出现了市场上拥有较高级别资质的大型国企一方面声讨打击挂靠行为,一方面利用资质寻租;行政力量薄弱的民营企业,则在努力呼吁“挂靠合法化”,另一方面在积极要求降低准入门槛的现象。挂靠和出租资质的盛行,使承包人和实际施工人发生分离,工程风险可能被转嫁,诚信机制难以建立。

资质成了一种商品和牟取利益的工具,而非能力和信誉的象征。在这种资质资源重新配置的情况下,资质的实质是无效的。因为资质挂靠的出现,实际上各种资质的企业在同一平台内竞争,企业不得不采用价格战求得生存。而这种低效的资质管理却引发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应付资质检查,走后门现象等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资质管理是低效率的。越是级别高的承包商产值利润率越低,越是小的包工头,利润率反而越高。在深圳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个包工头可以垫资八亿元,但是就是不愿意自己办一个企业,只安心做个包工头。因为办企业太麻烦,要资质管理,要年审,税务等等,而做包工头,挂靠企业,只需交纳管理费、交税就可以了。

国际比较

各国政府对建筑承包商都实行了必要的管理,尤其是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对承包商的审查内容也基本相同,主要是承包商的人力资源情况、资金情况和诚信纪录,尤其是人力资源中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审核是审查中的重点。政府对经济的介入程度与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历史相关。美国市场经济发达,各州有独立的立法权与执法权,虽然有建筑许可证制度,但许可证的获取简单方便,但美国要求承包商提供百分之百的履约保函,履约保函由保险公司出具,保险公司需要承担保额风险,必然会对承包商的管理能力与工程经历进行深入地调查以控制风险。通过保险公司对不同档次的建筑公司所提供保险金额不同,对承包商的级别进行市场调节。英国侧重自由竞争,没有政府定级制度,主要靠市场交易主体的相互制约,近期兴起的注册体系中也主要由学会和私人机构负责。即使是对经济介入较深的日本和新加坡,承包商资质管理相对严格,但资质管理的门槛比较低,仅作为行业的入门门槛,进入门槛的建筑企业再进行市场竞争来建立各自的品牌与竞争力。

解决方向

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保障优胜汰劣的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资质管理应该定位于服务建筑业发展的工具,而不是成为发展的桎梏。资质管理应该让位于市场竞争,资质只是行业的入门门槛,不宜过高,迈过门槛的建筑企业应进行自由竞争,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进化成具有真正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应该建立品牌意识,提升信息化水平与管理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内部修炼提升,切忌依赖外部资源靠资质吃饭。中国建筑业还有很大的市场,建筑业利润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样的朝阳产业,需要建筑企业家们共同努力营造健康的产业环境,才能分享更多的价值。

发表于《建筑时报》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