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透视:外强中干的建筑业

--2011年上半年上市建企经营分析

文|陈艳 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分析员

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份正式公之于众的经营业绩,能否迎来建筑业的开门红?中报经营数据的全方位解读,将揭开这一神秘面纱。

持续高位的物价、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频繁加息的信贷政策,成为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的真实写照。作为建筑企业,面临来自资金与成本的双重压力,能否继续保持产值的高增长?且看中报业绩的全方位解析。

  建筑业中期整体业绩下滑

2011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计完成12.46万亿,同比增长25.6%,连续第8年保持25%以上的增长。稳定的高投资,是建筑业行业景气持续良好的保障。今年1~6月建筑业总产值实现总产值4.3万亿,同比增长26.1%这一比率为2004年以来增幅最高。

与产值增幅超预期相比,新增合同额增幅同比回落较大。截止本年630,建企新增合同额增长幅度为22.14%,比2010年同期增幅31.2%下降8个百分点,新签约合同额的下降,一定程度会对建筑行业的后期景气指数产生影响。

建筑企业的总利润额下降幅度较大,产值利润率则仍维持较低水平。相比2004年中期1.26%的产值利润率,2010年和2011年同期2.68%的利润率,说明建筑行业的运营效率有了很明显的提升,但与同期其他行业的盈利能力相比,建企运营效率提升的空间还比较大。

  建企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下降

鲁班咨询统计了50家上市建企,其中2011年新上市公司有中化岩土(002542)、鸿路钢构(002541)。

50家上市建企共实现营业收入9458.53亿元,同比增长21.67%,实现净利245.44亿元,同期增幅为8.2%。上市建企的总体经营业绩表明,建筑行业仍然保持高位运行。

120111~6月与上年同期主要经营数据进行了对比。除营业收入外,上市建企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均呈现10%以上的增幅。但从比率对比,2011年上半年整体盈利能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毛利率上升的上市建企仅有27家,而建筑板块毛利上升的仅有22家,产值规模较大的上市建企毛利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行业综合毛利率会受到影响,2011年上半年相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达到10.66%;综合毛利的下降,加之今年上半年三项费用上升较明显,最终导致净利率下降0.31个百分点,仅为2.59%

初步分析今年1~6月建筑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的原因,除了建企项目管理存在问题、业内存在不规范竞争的现象外,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融资成本大幅上升,人力成本、建材成本的持续攀升,成为建企盈利能力受阻的重要因素。


基于建筑行业本身的特性及今年的宏观经济背景,总结50家上市建企的经营成果,呈现一定的特征:

国企民营大PK,各有亮点。2011年中报中,国企数量占到绝对多数,达到31家。产值最高前10位的企业基本为“中”字打头,产值前15位中,第13和第15位才出现民营企业的身影,分别是龙元建设和中南建设。国企在数量和产值上占据优势,但综合产值利润率的对比,则让国企黯然失色,民营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达到4.73%,高出国企2.49%将近90%50家上市建企市值的对比,则更体现民营建企在为股东创财富、市场发展前景上有赶超国企之势,如图2a),民企产值规模集中在0~50亿之间,而大型建企基本以国企为主,但图2b)的市值结构图,50亿以上市值规模的民企有8家,相比之下,国企的市值规模则表现一般。

融资成本上升,财务费用剧增。为化解地产泡沫、抑制高通胀,今年,宏观调控政策基本以银根紧缩为主基调,信贷利率的不断上调,建企首当其冲遭冲击。据中报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上市建企综合财务费用同比上升34%,财务费用翻番的上市建企超过12家,其中深天健以该费用超上年同期6.18倍居增幅排行榜第一,主要为贷款规模大、利率水平过高所致。持续高昂的融资成本,将带来建筑行业的大洗牌,不堪重负的中小型建筑企业则可能遭淘汰。

部分企业净利润高,源于投资收益而非建筑施工板块。人力、材料成本的上涨,利率的上升,让原本利润率严重偏低的建筑企业,又面临经营净现金流的大幅下滑。而融资成本的上升,也助推了建筑企业的投资热。据Wind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腾达建设为放贷金额最高的上市公司,放贷利率高达12%。建企中报核算显示,投资收益超过净利润10%的企业达到9家,其中浦东建设股权投资和BT投资收益共计6.04亿,高出净利润1.77倍,甚至高出产值将近1.5倍,若扣除该收益,浦东建设中报净利率将由83.3%下降至-64.4%。新疆城建因转让股权,投资收益占净利60%,隧道股份因股权投资收益,净利润率由2.1%提升至4.1%。可想投资收益对财务报表的粉饰效果非常好,但这种不注重主业,热衷追求虚拟投资收益的做法只会让公司承受越来越多的风险。

  各细分行业业绩表现大不同

结合50家上市建企的主营业务及实际收入来源,粗略划分为多元化、专业化两大类。多元化建企又细分为两类,地产+多元化、建材+多元化。专业化分为三类,建筑施工、钢结构和装修装饰。

按照上述划分方法,多元化建企中,涉足地产的施工企业达到18家,大多为大中型国企,民营企业仅有2家,分别为宏润建设和中南建设;而参与建材业务的施工单位有6家,仅有龙元建设作为民企代表,其他5家均为国企。钢结构和装修装饰企业基本为民营企业。

2针对细分行业经营业绩进行了汇总。涉足地产的施工单位囊括了几乎所有的大型国营建企,葛洲坝、上海建工、四大央企等等,地产多元化建企合计占中报总营业收入91.6%

但从率值对比,地产多元化建企总体并无优势可言。细分行业综合毛利率最高的为装修装饰业,达到16.15%,建筑板块毛利率15.28%,不仅因为装修行业景气指数高涨,7家民营装修装饰企业,均非常重视品牌、质量和精细化管理。金螳螂打造标杆、重视ERP管控,毛利持续上升,三项费用稳步回落;亚厦股份对资源整合和产业链的延伸,上半年新签合同同比增长98.1%,创历史新高。综合毛利率最低的则数地产多元化建企,低出装饰行业毛利率将近5.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仍归咎于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偏低,地产多元化建筑板块的毛利率仅为8.59%,影响建筑板块毛利率最大的为产值规模较大的国企,如上海建工、中国中铁、中国建筑等,一方面受大面积的开工需要的资金、人力、材料费用上升影响,也不能排除国企项目管理运营效率较弱的影响。

净利率细分行业的对比,装修装饰行业则以5.79%的净利率仍居细分行业首位,而以地产多元化建企垫底,是否涉足地产业就会降低建筑企业的运营效率就会低?作为民企代表的中南建设,房产收入占总产值将近40%,净利率高达8.76%,无论建筑板块、还是地产经营,中南建设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都排在地产多元化建企之首,而净利率低于2%的地产多元化建企为上海建工、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等。所谓大型央企大而不强,产值规模连年创新高,但规模大、资金雄厚的优势没有有效发挥,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多项目的管理与资源尚未做到优化配置,运营效率低下也是在所难免。

  五大央企中报业绩点评

五大央企(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中冶、中国建筑、中交建)期内合计创造产值8971.5亿元,同比增长21.32%;实现净利润234.6亿元,同比增长12.24%。综合运营效率较好的为中交建、中国建筑,净利润率分别为4.17%4.13%,中冶产值净利率基本与同期持平,铁建双巨头净利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

中国建筑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182.70 亿元,同比增长37.9%,产值利润率达到4.13%,相比2010年同期略有下降,但在五大央企中表现仍算优异。拆分板块业绩,中建期内业绩超预期主要源于地产毛利较高,达到44.3%。公司在报告期内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72%,公司的高端营销策略以整合公司资金、资质和国内外影响力优势,均为公司年度业绩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中国中冶中报业绩略低于预期。2011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062 亿元,同比增长19.2%,毛利率略有下降。公司受累于地产政策的影响,及人力、建材成本的上升,原本公司具有比较优势的冶金工程业务承接量下降,而非冶金工程业务承接较多,长远看,公司的转型效果初见成效,利于公司业务结构的优化。

中交建是五大央企中唯一一家在中报数据中未涉足地产的企业。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389.25亿元,同比增长15.62%;净利润59.71亿元,同比增长42.7%。期内,公路、港口及桥梁项目增长强劲,海外工程投资业务发展势头良好,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21.8%。上半年,新兴市场国家大势投资公路、桥梁建设,在以政府牵头共谋合作的历史机遇下,公司决定成立海外事业部,为公司的“十二五规划”奠定良好基础。

铁建双巨头2011年上半年业绩均低于预期。报告期内,中国中铁、中铁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229 亿和2114亿元,同比增长13.9%18.6%;其中中国中铁毛利率稍有下降,主要原因铁道部概算滞后、部分铁路项目的工期放缓及波兰事件直接赔偿损失达5.5亿,对于中国中铁海外市场承接项目产生间接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国中铁、中国铁建新签合同额分别为2387 2051 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5.9%34.6%,主要原因在于铁道部招标项目下降九成,7·23事件直接导致铁道部放慢铁道投资的步伐,让铁建双巨头的未来充满了未知数。

根据十二五规划,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将增长15%以上,保障房、铁路、高速公路、综合城市体等基建投资,将继续助推建筑业的高速增长,但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建材成本的持续上涨又让建企遭遇巨大挑战,建筑企业能否实现自我“十二五”的飞跃,关键在于企业能否看透“外强中干”的本质,以增强企业实力、提升企业品牌和注重发展内在核心竞争力为关键竞争要素。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