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业,“走出去”准备好了吗

|陈艳 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分析员

连年增长的海外业绩、纷繁复杂的收购融资、建企海外中标捷报频传,中国建筑业“走出去”,真的准备好了吗?

十年前,“走出去”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十年后,趁着金融危机的当口,中国成为全球跨出国门的主角,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企业的力量。

随着国内地产调控的深入,固定资产投资的冷却,融资成本的高企,各地建筑业居安思危,纷纷谋求转型和出路。“走出去”也成为各地建筑业未来规划中使用最频繁的字眼。走出去,海阔天空;走出去,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走出去,分享更大的工程建筑蛋糕。

数据显示,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入世十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增长了10多倍,年均增长率达到27.1%,新签合同额年增长率达到27.63%,累计完成营业额4356亿美元,签订合同额6994亿美元。同样是十年时间,2001年美国《工程新闻与纪录》统计的225家国际承包商,中国企业共占37家席位,国际总产值84.17亿美元,不及瑞典斯堪雅一家86.4亿美元的国际承包收入;2011ENR统计,54家中国建筑业入围国际承包商225强,国际总产值达到505.91亿美元,是2001年国际产值的6倍。

诚然,中国建筑业走出国门并非始于中国入世,但入世为建筑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提供了平台。不仅仅是经营业绩,低碳、节能、绿色的建筑理念,BOTEPC等项目经营方式,国际项目管理资格等用人资质,建筑业信息化的革新,都是中国建筑业与国际接轨的收获。

近些日子,建筑业国外并购或合作开发项目的消息依旧络绎不绝。中国建筑意图并购美国某建筑商,并于2012年上半年即可完成交易,中建副总裁陈国才表示,不久的将来,中建将与欧洲建筑商建立合作关系或并购,意图扩大中建在欧洲版图。中铁建也传来消息,获得乍的共和国EPC总承包铁路项目56.31亿美元。继2010年成功收购世界著名海上钻井平台设计公司F&G后,中交建董事长周纪昌表示,目前中交建海外在建400个项目,无一例亏损……

在连年增长的经营数据,和各大央企频繁中标海外超额项目、丰富多样的收购融资、逆势布局的背后,是否能证明,中国建筑业已经准备好“走出去”了呢?

  忆当年,海外工程伤痕累累

2004年至今,中资14家企业在海外巨亏,14个项目累计亏损高达950亿元。近千亿亏损让人触目惊心,也许还仅是冰山一角。工程承包企业纷纷在海外栽尽跟头,却似乎并未放慢走出去的步伐……

沙特麦加轻轨项目,一个极具政治意义,并作为中铁建“走出去”的标志性项目,居然巨亏41.5亿元,让中铁建2010年全年利润缩水三分之二,而据内部之情人士透露,41亿元仅为预估,实际亏损将远不止如此。沙特轻轨的失利,中铁建损失的将不仅仅是巨额的利润;

沙特风暴并未给国内建筑业带来足够的警示,在巨亏发生后不到一年的时间,中海外波兰事件爆发。波兰当局解除与中海外等四家联合体的承建合约,并索赔17亿元,禁止中海外、上海建工等公司三年内参建或投标波兰工程项目;

2011年,利比亚战争成为中国海外建筑工程的另一大噩耗。数据显示,有26家中资企业,投资50个项目,超过200亿美元的投资额涉足利比亚工程建设,随着战争的爆发,中方建筑企业的损失将无法估量,对于未投保的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据初步统计,因受到中东、北非国家政治局势动荡影响,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在2011年一季度下跌非常明显,阿尔及利亚及利比亚新签合同额同比下降70.8%46.9%,其中阿尔及利亚营业额成直线下降;

同年九月底,世界银行一则消息,将诸多中资建企打入黑名单。据世行制裁委员会报告,包括中国中冶在内的11家企业或个人被列入世行制裁名单,在未来2~8年内不允许参与世行及其他合作银行投资的任何工程项目,其中中交建、中建集团被制裁时间分别达到8年,6年。

  海外淘金,缘何失利?

海外失利的名单中,五大央企赫然在列,无一幸免。十年前,我们讨论中国建起如何挺进海外,谈论从水手成长到船长的过程;十年后,伴随中资建企海外成长的依旧是巨亏,索赔、制裁、黑名单……。缘何失利?根源在于中资建企惯用的“中式打法”,无法适应国外陌生的气候,国内灵光的各种招数,也在国外遭遇了“见光死”。

低价拿标。中资企业在国内参建的多项工程,往往通过低价拿标,后续补充谈判增资或项目操作中通过转包、分包等方式获利。这一游戏规则的制定是基于国内建筑施工法制规定不完善,故意图用同样的游戏规则操作国际项目,在异国他乡遭遇水土不服,遭遇巨亏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了。

据鲁班咨询对上市建筑企业产值利润率的统计,在国内建设工程项目平均利润率仅有3%,该利润率还包含了可能存在的偷工减料、克扣工钱、转包分包赚取差价等多种方式。据中铁建财报,其海外业务毛利率相比国内业务要低约2%。显然,在严格遵循合同操作项目的前提下,3%的利润率都难以实现。

据了解,麦加轻轨项目一直因为各竞标单位标价过高而未拍板,中铁建最终报价17亿美元成功拿标,比沙特本地建筑公司竞标价格低了10亿美金!知情人士透露,17亿美元的报价依据居然是承建广州轻轨项目的成本核算的。离谱的核算方式,折射出相关方面了解国际规则过少;在签约后方知项目工程量比想象的要大的多,建材成本比国内要高的多,签约过于草率。也注定了中铁建此次惨败的结局。

不靠管理,靠廉价劳动力。国内的建筑行业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多年来众多建筑企业以低廉劳动力成本打天下。不甚了解海外建筑市场的建筑商们,意图在进军海外的同时,将国内的廉价劳动力输出海外,通过低廉劳动力节约建造成本。殊不知很多国家为保护本国就业水平,对外国劳动力输入有限制规定。低成本的劳动力并非能轻易搬到海外。无管理优势的中资建筑企业,在控制劳务成本方面已经输了一筹。

不注重细节,草率签约。目前国外工程项目流行总承包施工,如EPC\\\\\\\\\\\\\\\\BOT项目运营模式等,并使用国际通用的迪菲克条款。对于绝大多数国内建筑商来说,主流的项目运营模式依旧是设计与施工分离,运营由业主自己负责。施工企业的优势在于施工流程与技术,对于前端设计、后期运维管理并不擅长。为成功拿标或进军国际市场,国内的建筑企业与欧美建筑商相比,唯有低价、接受甲方提出的总承包模式。在中资企业看来,成功拿标是关键,后面一切好商量;而对欧美建筑商而言,只要有中国建筑企业投标的地方,他们会主动退标,因为在价格上,他们是中国竞标者的三倍,无任何竞争力。这一观念的差异,恰是中资企业不注重研究合同细节,忽略成本核算,草率签约的表现。

中铁建承建沙特项目时签订的合约是EPC(设计-采购-施工)模式,在总结麦加轻轨巨亏原因时表示:“由于苛刻的合同条款,业主对于建设标准和要求变更频繁……,并指定了设计、系统和土建等关键环节的分包商,导致我们没有掌握项目控制的主动权,却要承担总承包商的终极责任,责权严重不对等。”言谈间,中铁建对于EPC模式的权责与风险都没有完全弄清楚,就签下了这份合约。若签订合同时,认真审阅,最终敲定的是一份施工总承包合同,中铁建的此次海外进军也许会换一番景象。

对于国际项目工程经验不足、对东道国法律研究不够透彻、用承建国内项目的思路简单套用国际项目等,都将可能导致国际项目的失败。试水国际项目,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与技术无可厚非,触礁碰壁、缴纳学费在所难免。前提是仍需基本功扎实,否则吃一堑,也不会长一智。

  走向国际,功课还有很多

从目前国内建筑业发展现状分析,中国建筑业走向国际,需要的功课还有很多。

练好内功是关键。建筑业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基建投资的长期大力支持,无生计之忧的中国建筑企业,多以关系竞争、围标等手段获取项目,而无心致力于提升公司内部管控能力,甚至“建企总部的‘税务局’”角色也几成常态,致使建筑企业长期处于盈利能力弱,项目管理模式落后,风险抵御能力差,建筑企业发展长期处于粗放式发展方式。

“走出去”只是企业在发展区域上的扩张与延伸,而绝非是获取高额利润的世外桃源。国际建设工程领域高度市场化,对于施工技术、施工的复杂度要求更甚国内。在异国他乡,法律、风土人情与国内亦有着巨大差异,想当年,国内优秀品牌联想、海尔、华为走向国际之路并不顺利,何况是在技术和管理上不存在任何优势的建筑企业走向海外。任何机会主义作祟的建筑商都不可能海外淘金成功,对于目前国内大多数建筑企业而言,踏出国门还为时过早,踏踏实实练好内功,提升企业内部管控,走向精细化管理方是王道。

人才培养是灵魂。被冠以“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建筑行业,在专业技术、尖端项目管理人才异常匮乏。

而今,国际建筑工程行业发展模式大大领先于国内,早已跨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国企业要成功迈出第一步,必须解决好人才观。2008年,麦肯锡向总部在中国的企业高管调研,过半高管表示缺乏管理人才是开展海外业务的一大障碍;这一结论同样出现在2010年埃森哲的《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中。缺乏懂技术、通商务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致使海外项目风险评估不足、经营方式不熟练、国际规范模糊不清,最终导致项目屡屡惨败。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持续的投入工程,万不可一蹴而就。破解难题的关键在于从战略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华为集团由最初20人的小作坊,发展到如今对外工程承包前50强,最大的致胜法宝就是公司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本。对于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大多数建筑企业,草率出国所带来的后果也许不是单个企业所能承受之重。

树立诚信之本。诚信乃安生之本,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工程项目的质量则是施工单位诚信的最直接体现。而国际项目的工程质量,则更关系到中资企业海外发展的整体信誉。

目前,我们接触到的国内建设项目质量问题枚不胜举。上海莲花湖畔新建楼盘整体倒塌、甘肃天定高速公路竣工不足三个月发生断裂、国家重点项目保障房也出现了瘦身钢筋,洛阳某重点工程居然成了烂尾楼……。最近爆料湖南某地区15天完成30层可抗9级地震的酒店,被外媒冠以“中国速度”,并称“未来十年最值得瞩目的技术之一”。惊叹其速度的同时,相信更多的人会对“速成”楼质量担忧。

国内施工质量问题如此之多,国外项目质量又何以保证呢?“中国人只为了赚钱,筑路不洒水”、“中国企业在工程竞标、施工中猫腻多,不规矩”、“你们中国人四十年前修的路,现在用锤子都砸不动;现在修的路,风一吹就散了”,这是埃塞尔比亚对中国建筑施工团队及工程质量的点评。非洲与我国交邦甚久,一直作为中国海外工程项目建设的重头之地,部分援建项目甚至具有重大政治意义,若都以如此草木皆兵的态度对待工程质量,中国海外建设成功打入欧洲市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中资企业打道回府将是迟早,也是必然的选择。

  专家箴言:“走出去”仍需谨慎

中国建筑业长期以来,存在管理粗放、经营模式单一、经营领域狭窄、防范风险能力低、融资能力差的弊端。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想在国际建筑市场这个开放的大平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改变发展方式,拥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建筑业协会秘书长吴涛

某央企的领导指出,成功走出去的关键是如何让中国的经商环境更健康、更干净,减少企业的寄生行为和机会主义。中国社会必须给自己的企业更大的压力,让他们诚信守诺,这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企业能走多远。实际上,国际化只是企业的延伸。内功不行,走到哪也立不住。

目前走向国际市场我们确实要慎重,我们先要学习,一方面我们工程对外承包的高速发展,另外也有我们交出沉重的学费,一些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因为不了解当地的情况法律法规方面的,宗教和政府方面的,还有它的自然条件方面我们交非常大量的学费,中资企业在走出去之前一定要把当地研究透注意控制风险。——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建筑业处处长李德全

据《全球建筑业前景》和《牛津经济学》2009年联合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将在2018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届时中国建筑业产值将占全球产值19.1%。中国建筑业融为全球建筑产业体系成为必然趋势。从主客观角度,中国的工程建设企业都必须要为国际化的进程做足准备,练好内功,迎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