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瓶颈与思路

文|贺灵童 陈艳 鲁班咨询 分析员

建筑工业化发展缓慢有我国特定经济发展环境的原因也有建筑工业化内在的原因,而推动建筑工业化在我国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努力与企业意识的觉醒。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建筑工业化的提出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但我国建筑工业化的进程依然较为缓慢,距1978年会议的目标差得很晚。这一方面取决于建筑工业化内在的原因,也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密切相关。

由于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可以较大幅度地提升劳动生产率,但是我国建筑业一直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且一直享受着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又能带来巨大就业,因此,建筑工业化的推动力不强。但随着“用工荒”的蔓延,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建筑企业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求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近二十年来我国建筑规模不断增加,建筑业产值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且每年的新开工面积达到全球的一半,巨大的建设需求使得建筑企业没有时间与精力来进行建筑工业化技术的科研、开发商不愿意使用不成熟的建筑工业化技术。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带有建筑工业化元素的产业,如混凝土制品企业、建筑机械生产和制造企业等,但这些处于建筑工业化链条的终端,没有能力拉动整个产业的工业化进程,整个建筑产业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施工模式发展,没有太高的提升。

在我国,“建筑设计”属于独立的行业,因此设计时无需考虑施工的工艺流程,而施工对设计阶段的影响也有限。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由于设计和施工的割裂,建筑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模式在我国难有大的突破。

以上三点是由我国所处的特定历史经济环境所决定的,此外,从国外建筑工业化的进展来看,可以发现阻碍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其他原因。

标准体系不完善。建筑工业化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企业实现建筑产品大批量、社会化、商品化生产的前提,各国政府对标准制定工作的重视极大推动了各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然而在我国,除了各个参与工业化试点自定标准外,虽然国家对建筑的标准化是有参数的,但始终没有出台行业强制性准则,产业链中很多环节并未按此标准执行。

此外,建筑工业化的标准化设计一般是通过对项目中采用工厂加工生产的部品(如门窗、栏杆、空调百叶、雨篷等)、构件(如预制外墙、阳台、楼梯、叠合楼板、叠合梁等)进行标准化设计,而且很多部件需要附加在构件上,需要大量产业链环节之间接口集成的问题,这不是一家企业的事情,需要标准化设计企业、部品生产企业、建材企业、安装施工企业等一起配合才能完成,必须是一个产业化联盟的标准体系才有实现价值,这不是一家企业可以独立完成的,需要行业各方企业的力量。

标准化与多样化的矛盾。工业化在建筑业的进展缓慢,但整个社会已经步入后工业时代,以工业数字化生产作为支持,人们的生活方法和思想理念越来越强调个性与多样化,表现在建筑业即为消费者会仔细比较价格、面积、户型、环境等因素。然而,我国建筑工业化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标准化体系设计方面还处于设计定型、构件统一、规格少且强调标准化与通用化,以便于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施工。标准化与多样化构成了天然的矛盾,这对工业化建筑的设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使企业对工业化建筑的市场化前景有所犹豫。

与现行建筑技术规范不兼容。由于建筑工业化是对传统建筑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工业化技术与国内现行的建筑技术标准、规范不兼容,设计、审批、验收无标准可依,即使工业化技术的科研单位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实验数据证明相关项目可行,每一个项目还是需要通过专家论证,成为建筑工业化大规模推广的一个障碍。

前期研发投入成本高。工业化生产能够大幅提升劳动效率,节约成本,但是建立在大规模工业化的基础上。目前,由于新型建筑结构体系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部件标准化和通用化程度低,达不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要求,这使得工业化建筑的成本偏高。此外,为了进行工业化研究,前期需要大量的研究开发、流水线建设等资金投入,即使从长期来看,工业化的投入都是巨大的且回报缓慢的。而且,我国建筑工业化产品按照制造业纳税,增值税税率高达17%,远高于建筑企业按工程造价3%的纳税标准,如此高的税负落差,加大了生产企业的成本,降低了建筑部品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众所周知,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很小,能够进行大规模研发投入并耐心等待回报的企业不多。国家促进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不够,大量的成本投入单靠企业的力量不足以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地域限制与规模化的矛盾。由于预制化构件重量较大,不可能像工业化小零件一样进行远距离的运输,预制化工厂生产的预制化构件只能供应给附近的工业化建筑,而在计划开发建设工业化建筑时,必须在旁边建立预制化工厂;而对于预制化构件企业,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只为一家企业或一个楼盘生产构件,无法实现规模效应,面临倒闭危险。

  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

提升经营效率的需求。谈及建筑企业,业内人士的一致看法就是高消耗,低盈利,规模大但效益没体现出来。尤以房建企业效率低下最为突出,同质化的恶性竞争让房建市场深陷红海。而建筑工业化或许成为解救建筑企业脱离激烈竞争的方式之一。如前文所说,构配件的工厂化生产,工人熟练的技术,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并保障构配件质量,将在安全、效率、质量等多方面对传统建造生产方式的极大改观。

缓解劳务紧缺的需求。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建筑企业利用廉价劳动力发展企业的优势将不复存在。近年来,“用工荒”“招工难”等字眼频见报端,在大量项目停建环境的背景下,薪酬涨幅与招工难度依旧难以匹配,可见建筑行业的劳务紧缺程度。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构配件生产的工厂化操作主要采取机械化操作,将很大程度上缓解劳务的紧缺。

促进资源节约的需求。随着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蔓延,超级耗能大户建筑业成为重点需要变革的对象。纵观海外,美国建筑工业化雏形始于20世纪30年代,70年代开始注重节能、安全,日本20世纪60年代末大力扶持住宅产业的发展,90年代关注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发展。而公开资料显示,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每年有80%的城市垃圾为建筑业产生。显然,不可持续的传统建造方式将导致大量的浪费,而建筑工业化的重点特点之一就是节水、节材、节能、节地。

  如何推进建筑工业化

从政府层面而言,当前最为关键的是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产业扶持政策。

技术标准的制定。当前,因国内技术标准的缺失,部分发展建筑工业化的企业已经尝到成长之痛。设计、构配件与施工装配的审批与验收无标准可循,而当前国内进行住宅部品生产的企业数量少,产品类型非常有限,必须发展通用建筑部品,才有可能实现部品的规模化生产,如何发展通用建筑部品,亦需要标准的衡量。无技术标准前提下的建筑工业化,仅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另一个乱象而已。

据资料显示,在万科集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和其他一些科研院所的推动下,国家和一些地方已经开始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规范的编写,包括国家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和上海、深圳等地工业化建筑技术标准。

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国内推行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企业还较少,未形成规模化发展,发展工业化建筑的边际成本偏高。作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当前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定与落地对于建筑工业化的推进尤为关键。美国针对住宅产业化制定了优惠的金融和税收政策,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快速成长的关键原因之一是政府将住宅产业的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地位,给予了大量的研发经费补助给企业。

具体的扶持政策和优惠制度,包括研发经费的补贴、税收的优惠及贴息贷款等财政金融政策,建筑面积豁免、容积率等非财政政策的优惠,以及项目审批周期的缩短等方式。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促进企业发展建筑工业化技术的积极性,一定程度缓解因生产方式变革带来的成本增加。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逐步形成规模化效应,产业逐步发展至良性发展阶段。同样,亦可对购买工业化住宅的消费者予以一定的契税、利率等优惠政策,促进销售环节的同步改善。

对企业来说,发展意识的提升与发展模式的选择成为关键因素。

发展意识的提升。当前,市场普遍对建筑工业化缺乏认识。有开发商有意利用建筑工业化节能环保理念进行炒作,而并未将低碳、可持续理念落实在建造过程中,创新更无从提起;也有部品生产厂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重复设计、重复施工的浪费,阻碍部品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装配化的进程。又因当前住宅产业化在国内发展尚属“星星之火”,规模化效应远没有形成,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设计阶段需要研发投入较多,工厂化部品生产又与传统施工方式不同,建造阶段的成本一定程度高于传统建造方式,让多数开发商、建筑商因成本意识而望而却步。种种现象,归结为建筑行业产业链的各方,对建筑工业化没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当前国内建筑业粗放生产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人口红利也将消失殆尽,未来建筑工业化必然成为主流生产方式。随着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新型建造方式成本必然呈下降趋势。因此,我国施工企业应该认识到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提前布局,否则将面临被趋势淘汰的威胁。

发展模式的演进。建筑工业化的作业流程几乎颠覆现有的发展模式,对大多数建筑企业来不是“改革”,而是“革命”了。由于建筑工业化是对建筑生产方式的再组织,涉及到设计、施工、构配件生产、部品生产等企业,而建筑工业化的第一步就是标准体系的设计,必须需要各方面企业的合作,有必要联合房地产骨干企业、施工企业、部品生产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等组成产业联盟。

具体到施工企业而言,对于大型施工企业来说,具备规模优势、资金优势和人才优势,甚至有部分施工企业拥有自己的设计院,具备建筑结构、构配件的标准设计、构配件工厂化生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模式可以以设计、生产、装配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日本大成建设成为典型的成功案例,在日本政府大力扶持住宅产业的背景下大成建设进入住宅产业领域,以大型建筑商的优势,重点研究产业化住宅的施工工艺、工程管理、生态环保等,其PC工法在日本住宅产业市场遥遥领先,世纪初公司住宅建设总量已超110万户。

对于中型施工企业来说,受到技术、人员、装配方面的限制,发展模式向大型施工商看齐的做法不太现实,采取设计与施工阶段的战略联盟,优势互补的方式,或根据自身优势,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可能是中型规模施工企业比较好的出路之一。日本的大和房屋,发家于中型建筑企业,成长之初大和房屋将自身定位于以钢结构为主要产品,建立了许多专业化构配件工厂。

对于小型施工企业来说,在规模、技术、资金与人才配置等多方面尚不能与大中型建筑企业PK,与设计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与中型建筑企业形成竞争格局也无优势。小型建筑企业更大的可能性是集中现有优势和资源,走专业化道路。为大中型建筑企业提供某一环节、某一设备的专门生产或销售,可谓选择之一。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