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蛇行?2013中国建企新挑战

文|杨宝明  鲁班咨询  首席顾问

建筑施工行业已经快速增长了20多年,产业整合发动的时间点已为期不远,如何判断形势,正确选择应对策略,值得重视。

随着建筑业内外部要求变革的力量逐步积聚,行业变革的力量已暗潮涌动,企业家漠视行业趋势真的要付出大的代价了。作为最大的产业,建筑施工行业已经快速增长了20多年,产业整合发动的时间点已为期不远,如何判断形势,正确选择应对策略,需要引起业内企业家的足够重视。

宏观形势

相比以往,2013的宏观形势整体并不乐观,往年各行业大投资、房地产疯炒等泡沫经济带来的机会大幅减少,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调整的内外部压力在急剧增加,长期以来建筑施工行业粗放式发展模式将受到严重制约。宏观经济粗放发展带来的通胀压力、生产关系改革步履维艰和全社会交易成本越来越高等问题,将使中国经济难以再现轻松高投资、高增长的局面。

行业企业家需要反思,建筑施工行业这20多年的高速发展究竟有多少是来源于真正实力的发展,多少是宏观经济水涨船高的带动而已。

从建筑行业的统计数据来看,2012年前三季建筑业产值增长18.5%,增长率还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其实很大一块是前两年投资项目的延续产值,新开工项目极不乐观,从钢材价格和钢材供应商的现状可见一斑。据“我的钢铁网”监测,国内钢材综合交易价格从前两年峰值5094/吨(20112年)到近期的底谷3552/吨(20129月),如同过山车般惊心动魄。

但也不必对行业现实过于悲观,因建筑施工行业总量盘子相当之大,存量业务的空间大到足够让企业家腾挪发挥,只不过要求更高罢了。同时建筑施工行业业务来来自于所有行业,东方不亮西方亮,各区域、各行业的投资依然有不少亮点。

领导班子换届的不确定性

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既要保证经济平衡增长,又要完成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调整,考验相当之大。新领导班子的亮相开场,其平实亲民高效的作风,让全社会颇具信心,但解决中国当前的问题更需要果敢行动,整体经济发展战略、机制改革方略并未全面发布,有待观察。

从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工作的定调讲话,可大致清楚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方向和精神:一是要保持经济增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二是要推动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在稳定外需的同时努力扩大内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力度,稳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内生增长,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这几点要做到很不易,但必须去做。企业要适应趋势,发展质量要升级,这就要求企业发展模式要升级。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在十八大会议精神和领导战略思想上得到充分强调,将成为调结构、提效益的重要抓手,而建筑业在这方面提升空间最大。

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确定了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3)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4)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5)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6)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实施策略上,将继续严厉调控房地产,政策不动摇,意味着建筑业不能寄予太高期望。城镇化建设充分肯定,并视为重要抓手,又是建设行业的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但建设模式会有较大变化,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不会再搞房地产开发为主的造城运动,而是以民生为基础的建设方法。

2013年宏观经济政策对建筑业影响利弊均占,重要的是方式的调整,更强调民生、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建筑业就随需应变,改变自己的发展模式是必须的。

2013年投资形势

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投资优先级始终最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惯性地有此偏好,20084万亿投资的后遗症问题不小,中央政府开始谨慎,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却一直难以遏制。

--区域投资

2012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各地方政府的新一轮投资密集出台,初步统计,贵州的投资计划达到3万亿,四川3.67万亿,重庆1.5万亿,天津1.5万亿,广东过万亿……相比之下,2008年的中央4万亿救市计划简直小巫见大巫。笔者深为疑惑的是钱的来源,中央印钞、地方政府向银行举债、土地财政这些招数在“十二五”可行性并不强。对这些机遇的认知,行业企业家要十分谨慎,机遇还是陷阱仅一念之差。

--子行业的投资

铁路投资在这几年的停顿之后将重新加大力度,出现反转的局面。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长进在十八大会议期间表示,中国2013年初步计划铁路基建投资规模6000亿元人民币,其中高铁占比约60%。根据“十二五”发展纲要,“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将达到2.8万亿。

城轨投资会进入快速增长通道。城市化带来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家庭汽车带来的道路路面的拥堵,成为民生的一大难题,轨交发展是各大城市重要建设大计,将会持续高速增长。2012年下半年,发改委密集批复了多地城轨项目,统计显示,通过批复的城轨项目中,已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里程达到645.58亿元,总投资额3634亿元,总涉及金额通过8000亿元。

水利建设是基于农业发展大计,是国家生存的根本,前些年欠帐较多,属于战略政策性投资,将掀起一个投入高峰。水利部总规划师周学文此前介绍,“十二五”水利投资年均增速20%以上,较“十一五”18%的年均增速有所提高。水利投资从“十一五”的7000亿元增加至“十二五”的1.8万亿元,新增约1.1万亿元。

实体经济处在较困难的境地,产能过剩问题还比较严重,工业投资建设将有较大幅度下降,这是一种必然。

房地产业整体处在泡沫的消化期,难有起色,建筑施工企业这方面的项目来源将继续不乐观。中央调控政策继续,实际市场规律也在发生作用,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比的严重不符终将被调整。实力弱的中小型房企将会有一大批被淘汰出局。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十八大期间表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暂时还不会放松,2013年保障房开工数量预计在600万套。在住宅地房不景气、保障房数量缩减、商业地产已有过热现象的情况下,2013年总体房建市场将不容乐观。

对建筑施工行业后期评估

建筑施工行业后续增长速度相较往年会大幅回落,将是不争的事实。但作为最大的产业,建筑施工行业依然是最有戏的行业之一,既有经济好投资额大、经济不好需投资拉动的中国经济特色原因,又有产业存量规模的完成急需创新和行业结构调整洗牌带来的大机遇。

中国的建筑施工行业在后10年内不会缺少机会,只会缺少创新的思想、创新的企业家。特别是当前行业变革的管理技术条件逐步成熟,生产力与管理瓶颈将得以突破,行业变革将可以发动。

2012后的发展机遇在哪里

人类已躲开了末日魔咒,但对2012后的行业前景,业内还相当迷茫。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享受惯了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红利,习惯了关系竞争力时代的生存方式,当宏观经济大船遇到风暴、面对冰山调整航速时,就容易无所适从了。

其实建筑行业内还满是机遇,行业企业家捧着金饭碗满世界到其它行业寻找机会,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建筑施工业是当前国内最大的行业,增长的动力尚在,又是国内经济体中仅剩的一个尚未启动产业整合的集中度很低的产业,其中的机会就必然是十分巨大。

但若再等下一个投资高潮的到来,会非常令人失望,中国旧有经济发展模式经过几轮的反复简单利用,确实不能随意重用了。

已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改变机遇观念

鲁班咨询的研究表明:建筑业后续10年最大的机遇在于产业升级和产业整合,在于竞争方式改变引起的市场重分配,在于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创新带来的内部生产力革命。靠投资拉动的外延的扩展机会大幅减少,产业变革引起的产业整合机会却大增。

中国建筑业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使中国建筑施工企业一直沉浸在关系竞争力时代,并形成极强的发展路径依赖。

寻找简单赚钱、快速赚钱的机会主义是行业内的主流思想。这种主流思想减缓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在这种思想主导下,所谓的领头企业行业责任感不够强,客户价值意识过低,导致机遇观念过强,反而看不到真正的机遇,而只能看到大投资、大项目、大回报。发现简单的机遇难寻后,就自暴自弃转向其它行业、向国外找机会,结果自然不会美妙。

因此,在现在这个时点上,改变真正的机遇观念才是企业找到最好机遇的开始。回到行业的本质,回归企业的本原,这才是我们当前最需要做的。

存量机遇是最大的机遇

存量机遇指的现有规模下,如何通过正确聚焦的战略,通过专业化、竞争能力的提升,获得现有产业规模下的更好的市场份额和更高赢利能力。

中国建筑业规模很快将达到15万亿,一家企业占有千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就有150亿的年产值,而今年《建筑时报》、ENR评出的建企60强,门槛值仅有70亿,说明当前国内行业市场集中度非常之低。市场集中度低下导致恶性竞争,而深层次原因是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没有独特的战略、品牌和竞争能力,大家靠的都是关系竞争力和价格战,整个行业都在苦战,未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存量机遇的争取,就需要通过战略升级、管理能力升级、管理模式转型、信息化能力的升级,凸显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区域、提升承包价格、提升赢利能力、提高市场份额,扩大管理规模。即使行业规模负增长,企业产值还能大幅增长,这时就在正确前进的道路上了。

在其它行业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万科每次产值规模的突破,都依赖于宏观危机的到来,长期的管理改进、正确战略是抓住机遇的前提。当危机到来,中小房企遇到危机难以应对,万科趁机收购项目和公司,迅速做大,与其它企业拉开距离。本轮房地产危机的到来,万科又如法炮制,增长速度逆势增长。其它产业此类情况,非常值得建筑施工行业研究学习。

行业内已有一些企业开始这样做,如金螳螂、江苏龙信、深圳中天装饰等一批企业取得极好的效果,他们当中极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行业标杆。

区域投资计划

各地政府纷纷推出的巨额投资计划,虽然很多不靠谱,但也值得研究重视,能找到一些好的投资机会。但最精细的风险分析是万万不可少的,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将越来越有问题,BTBOT的资金回笼风险极大,需要谨慎。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与通胀压力、资金来源的矛盾十分巨大。这些特大型项目的风险把控对承包商的挑战是巨大的,抓好了是机遇,弄不好会进入现金流危机。

子行业机遇

随着国家战略的部署实施,一些行业近年会有大的投资,如铁路、水利、城市轨交,投资额将巨大。在这些行业有优势的施工企业将获得红利,这些企业要考虑的是外面企业很想杀进来,分一杯羹。提升管理、建立竞争壁垒是最大的挑战。不可否认当前一些行业行政垄断依然严重存在,但这不会一直是可持续的。

BIM技术

BIM技术完全可以看成是一个全行业的战略机遇。

中国建筑业的战略困境的形成,一方面是行业竞争环境恶劣和创新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在于行业管理难度高导致管理进步困难。企业间只有规模大小之分,管理水平却无高下之分。BIM技术近年的成熟和实践表明,BIM技术在行业内深入和普及应用将引发行业管理的一场革命,企业间的管理差距将可以拉大,BIM技术将成为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如何把握和利用BIM技术是企业家相当重要的事情。

BIM技术对今后行业发展进程的影响看,行业企业家对BIM技术无论多重视都不为过,及早启动BIM技术的应用将会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视这一技术对行业影响,无疑将把自己列在被淘汰的行列中。事实上,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已改变了很多行业的格局,就如电器零售前二名苏宁、国美也面临被淘汰的考验,这就是电子商务模式对传统的挑战形成的,BIM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在建筑业重现这一现象。

面对挑战

建筑施工行业的整体现状,机遇仍然是巨大的,但面临的挑战也确实不小。

迎接能力竞争力时代

建筑业已逐步开始从关系竞争力向能力竞争力时代的过渡。关系竞争力时代与能力竞争力时代的竞争方式将有很大的不同,开始具备能力竞争力时代的企业意识最为关键。企业要防止行业快速转型的时期,被拉开距离。

能力竞争时代要求企业有正确的战略,在订单获得能力、成本能力、管理能力和信息化能力上有独特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些能力不可能一朝一夕获得,需要在正确战略的指导下,需要一个过程的积累获得。

如何面对能力竞争时代的挑战,是当前行业企业家需思考的重大问题。

赢利能力挑战

行业新时期的一大特征是产业规模增速减缓,竞争压价会进一步加剧,成本能力即赢利能力会成为企业发展后一阶段主要挑战之一。

项目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承包制不再是最有效的良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还基本上由项目管理班子水平决定,如何提升大后台的能力,让企业管理最高水平来决定项目的管理水平,赢利能力最终提升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当前从上市建企的赢利水平和市值产值比数据来看,企业赢利能力一直没有有效的提升。

绿色施工与低碳经济

绿色施工、低碳经济将给施工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方面的应对能力会使企业间拉开距离,跟不上的企业甚至被迫撤离。中国建筑业的资源消耗和能耗占有全社会的比重实在太大,使建筑业的可持续性大打折扣。中国建筑业和建筑企业不在这方面改进,将无出路。

营改增

营改增,从政府角度看是帮企业减负,而从很多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来说,完全可能是增负。营改增,实质是企业管理的要求提高了,施工行业的白条很多,灰色地带需处理的很多,高税率的增值税很容易导致税负成本增加。通过不开发票降低采购成本等手段不能再用了,管理的规范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成本将越来越“硬”,管理将越来越靠真实的能力,这才是营改增的实质。

面对营改增,如何进行准确的成本测算,如何控制规范经营,如何减少纳税成本和法律风险,企业将面临系列新课题。

人才困境

近年行业的高速增长,导致成熟人才一直欠缺,特别是民营企业,从总部和项目配置力量不充分,导致质量、安全和成本能力一直不足,后面虽然行业增速会下降,但人才困境还将长时间不能解决。

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要从企业文化、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全方位改进,改变以往的重于用人轻于培养的用人观念。

新竞争阶段的发展对策

探索企业优势模式

迄今为止,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企业发展模式多元并存,优劣并未分出,似乎大家都有机会,但行业的本质和规律终将显现,当前重视这一问题的研究就显得相当重要。鲁班咨询的观点认为: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价值观),现代企业产权机制、战略定位聚焦、全国业务布局、集约化经营(项目直营)、信息化(BIM技术)水平高的企业模式将胜出。自己的企业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企业模式的优劣势处于何种状态,要开始有清新的认识,并开始转型调整,时不我待,抢占主攻业务的第一位置才是最为关键的。

重视竞争战略

能力竞争时代,企业要回归到行业本质,遵循企业的本原。这就要从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战略开始,做行业责任的承担者,客户价值的创造者,管理创新的变革者,能为股东和员工创造巨大的回报。

企业的本原是创造客户价值,而不是自己赚钱。这才是企业的本质和最高境界,中国建筑业境界不上去,问题就下不来。

战略上要对企业进行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到自己能胜出的领域。自己的核心业务要建立起较高的竞争门槛,缩小业务范围就是必须了。做领域专家,与众不同,才能够彻底避开当前恶性的同质化竞争。

施工企业获得战略合作订单的能力将成为关键。有多少战略性客户愿意高价给你做,将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和赢利能力。一直靠关系和价格战的企业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小。

向企业集约化和项目精细化推进

建筑业的复杂性和行业特点,决定了项目承包制还是当前最有效率的项目管理模式,但绝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只是当前管理技术的局限导致的管理变通。当前BIM技术和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的日渐成熟,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突破已具备技术条件,只欠企业家的意识和决心了。

BIM技术普及深入应用

企业应积极应用BIM技术,积极推进深入和普及的应用,是当前提升建企竞争力比较靠谱、见效比较快的一个策略。

BIM技术能将实体工程成功构建一个多维度结构化的数据库,将建企的计算能力和数据能力大大提高,实质上提高了总部对项目部的信息对称能力,同时在项目全过程中对进度控制、质量、安全和技术诸多方面提供了精细化管理的强大技术支撑工具,是一个革命性生产力工具,必须用好。谁率先掌握应用得好,更深入更普及的应用,将获得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BIM技术解决了企业信息化基础数据录入的四性问题:及时性、准确性、对应性和可追溯性,将大幅提升企业信息化的成功率和信息系统的价值。

信息化再突破

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很难,但要从后续的竞争中胜出,企业必须在信息化能力中冒尖,这是竞争的必要条件。

经过“十一五的信息的经验和教训,随着BIM技术的成熟和大量应用,信息化实施有了更好的基础。

选择更好的信息化路径,让信息化有更好更早的投资回报,则是必须的策略。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