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量软件与清单招投标

——算量软件用户价值分析(3)

         文|杨宝明 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首席顾问

国内工程多为三边工程,清单招投标中出现了大量的不平衡报价策略。大量招标人产生不准确的工程量清单和投标人不核算工程量清单,造成利益的损失,拥有先进的算量软件,这些难题可以迎刃而解。

一、清单招投标现状

  清单招投标项目比例自国家2003版《清单计价规范》的推行以来已越来越高,有些沿海地区已达90%以上。清单招投标时,招标顾问单位(或业主)已给出工程量清单,投标人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似乎全在如何对每个清单项目的单价定价和总价控制上,而对工程量清单的核算工作现在大都不予重视,这当中蕴含着不少的问题。

  国内工程现在很多是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较为常见,加上招标组织工作时间紧,导致招标的工程量清单与最终实际结算误差较大是常见现象,投标人应对这一现象的策略不同,使得工程价款结算结果大相径庭,招标人和投标人均应重视,主要原因在于标准清单招投标最终结算规则是工程量按实结算(可按最终竣工图结算),单价不变(包死),这样就会导致两个投标时总价一样(各清单项目单价不同)的报价,在结算时,结算结果有较大差异,这就导致了不平衡报价策略的产生。

  由于国内大部分投标人对这一规则并未深究,加上招投标时间紧,又未掌握先进的算量工具,报价能力上只能填上单价控制总价了事,这样的报价对最终结算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利益损失。

  二、不平衡报价原理

  根据清单招投标的结算规则(工程量按实、单价包死),我们用一个案例(见左下表)来分析一下,在不平衡报价策略下,清单项目工程量变更引起的结算结果的变化情况。


  从表中可看出,采用不平衡报价方案一和方案二,投标总价均与标准报价相同,即投标报价竞争力三个方案均相同(清单招标的中标游戏规则是总价最低优先)。现在招标单位虽然已经意识到要控制投标人的不平衡报价策略,但因工程建设周期较长,材料价格波动相当大,而清单招标单价是包死的,投标人要承担价格波动风险,再加上对市场调整看法不一致,在±2030%以内的单价调整的不平衡报价策略,招标人是控制不了的。

  在下表中我们看到,方案一比标准报价的结算价提高了3.1%,这是相当可观的经营效益了(近年中国上市建筑企业、大型建企利润平均为1%左右),工程现场要控制1%成本,整个项目部人员甚至要辛苦很多年,盯得很紧。方案一的报价策略是预计结算工程量增加的项目单价调高,预计工程量减少的项目单价调低,若能正确预计各清单项目工程量的结算变化趋势,运用不平衡报价策略,就可获取不菲的利益,可惜的是很多建企对如何执行这一策略并无意识,主要原因还是没有能力掌握工程量数据的变化。

  而方案二的结算价比标准报价的结算价少了2.6%,这个损失是巨大的,这种情况大都出现在投标人投标时因未能掌握结算工程量的变化趋势又在价格的判断与工程量的调整方向上出现相反的局面,是方案一报价策略的一个反动,这样会导致大的经济利益损失,根本原因同样在于投标前没能力快速计算出精确工程量,对结算工程量的增减变化无法做出正确预判导致此等结果。

  投标报价阶段的投标人工作量相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周期是相当少的,而对经营效益的影响相当大,无论是招投人还是投标人都不能轻易忽视这一问题。

  三、问题和解决方案

  招标顾问单位若对招标工程量清单准确性有较大误差,被投标人运用不平衡报价策略加以利用,会严重影响到业主利益,导致业主巨额损失,轻者自己的专业信誉受损,重者受业主索赔,因此对招标顾问单位来讲,拿出准确性极高的工程量清单是必须得做到的,当然中国建设行业的现状很难做到这一点。

  投标人(建企)更不能仅以确定单价、控制总价来理解清单招投标,投标前必须认真核算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准确判断结算时各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增减变化趋势,执行正确不平衡报价策略,而不是因心中无数而出现反动的局面。一增一减利益的代价是二倍,不仅仅是我赚不到便宜就完了,而是会不会吃大亏。有些精明的投标人已更进一步了,不仅是判断图纸实物量的正确性,而且投标时即与业主设计单位主动沟通,了解哪些项目业主会变更取消,哪些项目工程量会增加,将这些情况体现在不平衡报价策略上,中国大量存在三边工程,这样的工作收益是惊人的。

  大量招标人产生不准确的工程量清单和投标人不核算工程量清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许多单位的造价预算人员未掌握先进的算量工具,在工期紧迫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准确详细地计算工程量。现在算量软件的技术发展非常快速,比人工计算速度快上数倍乃至十倍以上,掌握先进的算量软件,以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发表于《造价师》

关注官方微信